曲目:
巴爾托克嬉遊曲
巴哈E大調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
韋瓦第四季

一句話感想:
充滿燦爛青春的喜悅和閃電的四季!

這是個絕對值回票價的演奏會!

時間是六月一日大雨中的星期天晚上。
因為溼度的關係讓我的過敏相當嚴重,為了怕在演奏會中以連續噴嚏伴奏,吞了會令人昏睡的過敏藥前往


一開場就看到舞台上擺了台看起來像古鋼琴的東西,後來驚喜的發現是大鍵琴(對不起我只看過書本裡面的圖,沒看過本物,故一時沒有認出來...)

一開始的巴爾托克我跟他不熟,而且因為過敏藥發揮作用的關係,精神還去外太空神遊了一圈才會到地球...而且沒有穆特,所以...(對,我是現實的觀眾XDDD)只能說,這類超越調性的作品在我聽來常常像鬼打牆,好不容易跟到了一段主旋律,卻在下一個小節就又轉掉了,如果對作品不熟,實在是耐性大考驗,連樂曲何時結束都沒把握(嘆)

所以就來談談樂團吧!
樂團既然名為獨奏家樂團,想必是由一群自信足以成為獨奏者的高手組成
。整體而言是年齡層偏輕的樂團,因此音色相當的活潑,不知道是不是樂團的關係,讓之後穆特主奏的巴哈E大調和四季,都讓樂曲呈現出相當特別的化學反應

怎麽形容這特別的音色呢?
在聽的時候,我不斷聯想到Nodame Cantabile裡面的Mine,他一直想表達的"充滿燦爛青春的喜悅和閃電"的音樂,穆特和特隆赫姆獨奏家樂團所創造出來的音色,真是青春洋溢、活力四射,明明舞台上擺的是大鍵琴,演奏的是巴洛克時期的樂曲,但是竟有身在搖滾爵士演奏會的錯覺


當然,這種感覺並不是因為演奏者有著誇張的肢體動作或打扮的關係,雖然樂團的大提琴首席(後來看了節目表發現他是團長)的弓法常因為太過用力而有摩擦的雜音出現...而是在音色的表現上,節拍速度和大小聲都表現的比一般市面上可以聽到的四季版本來的誇張,尤其是最後的冬季樂段,竟然熱情洋溢一如暖冬,絲毫不覺冬雪的冷冽


穆特的表演水平不用多說,成名多年自有其理由存在,這麽說吧,有些演奏家在演奏困難的曲目時,觀眾在沉迷於樂手炫目的技巧時,心中都會不免擔心下一個樂段可能會有拍子不穩,或音準跑掉的情形,尤其以小提琴這種音色高度不穩定的樂器為最
。但是在觀賞穆特時,困難的大跨距弓法啦指法啦等等難題好像並不存在一樣,她恍若月之女神般的優雅,一如跳著簡易的小步舞曲,或是在輕哼一首搖籃曲般

擁有高超的技術,但是卻帶來勇於賦予經典曲目新時代的詮釋,又不流於通俗的嘗試,非常令人驚喜!現場觀眾也相當開心,在曲終給予了非常熱烈的掌聲,穆特也大方的給了觀眾四首(!!!!)安可曲,直到最後的G弦之歌才被突如其來的掌聲打斷結束,想必是工作人員看時間已晚而下的決定吧。離開音樂廳時已近十點半,穆特還得應付之後的簽名活動呢

你聽慣了四平八穩的四季了嗎?想體會青春搖滾版本,這個網站很好心的放了錄音,可以去聽聽哦-
http://www.mutter-2008asiantour.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tow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